“我們又是全省燃機中最早并網發(fā)電的,今天可以向氣調爭取15萬方計劃外氣量!”5月14日15時20分,浙江公司余姚電廠機組一拖一帶滿出力后,值長郎東旭第一時間通過天然氣流量小時均值推算出所需氣量。這15萬方氣,意味著當日發(fā)電量可提升近75萬千瓦時。
圖為郎東旭根據天然氣流量小時均值核算氣量
彼時的辦公樓里,計劃與營銷管理部主任張譽鏷劃動著手機天氣頁面:“未來三天,浙江省東部地區(qū)有雨?!彼⒅謾C屏幕眉頭微蹙,腦子中飛速盤算:這意味著電力負荷缺口變大,燃機有更多的發(fā)電機會,得想辦法向電網爭取更長發(fā)電時段,最好后面幾天都能爭取到機組二拖一運行。
2025年,浙江省燃機發(fā)電繼續(xù)執(zhí)行“以氣定電”政策,在電力市場中仍然定位為調峰機組,發(fā)電量難有突破。燃機容量電費和電價政策短期內難以調整,極大制約了盈利能力。
面對“靠天吃飯”的被動局面和艱巨的電量任務,余姚電廠上下同心叩問:如何突破枷鎖?
年初職代會上,“人努力,天幫忙,只要我們眾志成城、勠力同心,定能完成全年目標任務,打贏防虧保盈攻堅戰(zhàn)!”的宣言化作激蕩全廠上下迎難而上的奮進強音。
答案清晰而鏗鏘:等風來不如追風去,起跳摸高增發(fā)效益電!
圖為余姚電廠機組保供發(fā)電
為了發(fā)揮全員增效合力,該廠制定2025年度防虧保盈工作實施方案,通過“三會一課”、主題黨日活動、生產會等形式,黨建宣傳欄、微信公眾號等渠道,將方案內容傳達到每一個班組和個人,廣泛征集意見、建議,認真討論、分解、落實方案,制訂具體措施,做到工作有抓手、宣傳有重點。
“更高的發(fā)電量目標,加上更嚴的安全標準和能耗要求,需要我們拿出更加有力的措施與辦法。”該廠運行部黨支部書記、主任陳元鎖語氣堅定地表示,“壓力就是動力,越有挑戰(zhàn),越能檢驗我們的能力?!?/p>
集控室內,運行人員正爭分奪秒地準備機組啟動。“FTG溫度達標,準備加負荷,盯緊汽側水側參數,盡快穩(wěn)??!”指令一出,兩名操作員立刻投入戰(zhàn)斗,動作精準而高效。對于年啟停超過600次的調峰機組而言,每一次操作都是與成本賽跑??煲幻?,省一方氣;穩(wěn)一步,多一度電。
圖為運行人員檢查油泵出口壓力
在這場效益攻堅戰(zhàn)中,全廠104名干部職工心往一處想、勁往一處使。從電力營銷人員深化電力營銷機制確保市場份額,到經濟分析小組周周跟蹤發(fā)電經濟指標為決策提供支持;從運行人員精益管理爭取計劃外氣量,到檢修人員嚴查隱患提升設備可靠性——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崗位上,為同一個目標奮力拼搏。
5月初的經濟活動分析會上,經濟分析小組的匯報數據印證了這場攻堅的階段性成果。
“截至4月30日,公司三臺機組利用小時達595小時,超過區(qū)域平均37小時;綜合廠用電率較年度目標降低0.25個百分點;全年發(fā)電氣耗降至0.1922標準立方米/千瓦時,創(chuàng)近三年最優(yōu)水平。”
觀念一變天地寬。盡管今年3月至4月,余姚電廠經歷了45天的計劃檢修(去年同期無機組停運),發(fā)電量階段性承壓,但該廠通過全員發(fā)力,聚焦效益攻堅,實現度電邊際收益1.5分/千瓦時至3分/千瓦時的躍升,創(chuàng)歷史同期最佳盈利水平。截至5月14日,該廠爭取計劃外氣量1958萬方,增發(fā)電量9700萬千瓦時,年累計發(fā)電量達4.83億千瓦時,與去年發(fā)相同電量相比,效益增收近400萬元。這些數字背后,是每一位員工在各自崗位上的辛勤付出和智慧結晶。